熒光定量PCR技術原理:精準檢測基因表達的利器
更新時間:2025-04-23 點擊次數:11次
熒光定量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是現代分子生物學領域中的技術,其原理為精確檢測和定量分析特定基因的表達水平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
一、基礎原理——PCR擴增
熒光定量PCR的基礎是傳統的PCR技術。PCR過程利用DNA聚合酶,在體外模擬細胞內DNA復制的過程,對特定的DNA片段進行大量擴增。這一過程中,需要模板DNA、引物、dNTP(脫氧核糖核苷三磷酸)以及DNA聚合酶等關鍵要素。在每個PCR循環中,包含變性、退火和延伸三個基本步驟。變性步驟通過高溫使雙鏈DNA解鏈為單鏈;退火步驟中,引物與模板DNA的互補序列結合;延伸步驟里,DNA聚合酶沿著模板鏈合成新的DNA鏈。經過多個循環后,目標DNA片段的數量呈指數形式增長。

二、熒光定量的關鍵——熒光標記與檢測
熒光定量PCR的“定量”關鍵在于對擴增過程的實時監測。這通過使用熒光標記的探針或熒光染料實現。一種常見的方法是使用SYBRGreen染料,它能非特異性地結合到雙鏈DNA的小溝中,在結合后發出熒光信號。隨著PCR反應中雙鏈DNA的不斷增加,SYBRGreen與DNA結合的量也增多,熒光強度隨之增強。另一種方法是使用熒光標記的探針,它特異性地與目標DNA序列結合,在PCR延伸過程中,DNA聚合酶遇到探針并將其水解,從而釋放出熒光信號,熒光強度與擴增的產物量成正比。
三、數據分析與定量依據
通過對PCR反應過程中每一個循環的熒光強度進行實時檢測,可以得到一條熒光強度隨循環數變化的擴增曲線。在曲線的指數增長階段,熒光強度與初始模板DNA的含量存在對應關系。通過設定閾值,即熒光強度超過背景水平的某個數值,確定Ct(循環閾值)值。Ct值代表了目標DNA達到可檢測水平時的PCR循環數,它與初始模板DNA的量成反比。根據已知濃度的標準品建立的標準曲線,可以對未知樣品中的目標DNA或RNA進行準確定量。這種定量方法在基因表達分析、病原體檢測、疾病診斷等諸多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為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提供了精確的分子水平信息,有助于深入理解基因表達的變化規律以及疾病的發生機制。